刚正不阿的谏官王朴:一个让朱元璋又爱又恨的硬骨头 在明朝初年的官场上,有一位以耿直著称的官员名叫王朴。他出身于陕西同州(今陕西大荔),在洪武十八年(1385年)的科举考试中脱颖而出,考中进士后被授予吏科给事中的职位。这个正七品的官职虽然品级不高,却是专门负责向皇帝进谏的重要职务。 王朴生性刚直,在任期间多次直言进谏,甚至不惜触怒明太祖朱元璋。由于屡次逆龙鳞,他一度被罢免官职。但朱元璋很快又将他重新起用为御史,可见这位开国皇帝对人才的重视。令人唏嘘的是,重新上任的王朴依然不改其直言敢谏的本色。 据《明史》记载,王朴经常在朝堂上与朱元璋据理力争,丝毫不给这位开国君主留余地。起初,朱元璋尚能容忍的态度对待这位耿直的臣子。然而在一次激烈的廷争中,王朴与皇帝争得面红耳赤,终于触怒了朱元璋。盛怒之下,朱元璋下令将王朴逮捕下狱,并判处死刑。
戏剧性的一幕发生在押赴刑场的路上。当王朴被押解至菜市口时,朱元璋突然又下诏将他召回。皇帝问道:你愿意改掉这直言无忌的毛病吗?王朴的回答却出人意料:若陛下认为臣所言有错,请立即处斩;若认为臣言有理,为何要如此对待一个尽忠职守的御史?臣只求速死! 这番掷地有声的回答彻底激怒了朱元璋。他当即下令将王朴重新押赴刑场。在途经翰林院时,王朴对着正在编纂《存心灵》等典籍的大学士刘三吾高声喊道:刘学士,请记下:某年某月某日,皇帝因一时之怒,枉杀无罪御史王朴! 王朴死后不久,朱元璋在洪武十八年十一月颁布了亲自编撰的《大诰》。这部刑典收录了当年审理的重大贪腐案件,旨在警示百官。讽刺的是,刚正不阿的王朴竟被列入其中,罪名是诽谤。这对一生忠直的谏官而言,实在是莫大的讽刺。 王朴的故事展现了一个文人的风骨与气节,也折射出封建皇权下直言敢谏者的悲剧命运。他的刚正不阿与朱元璋的反复无常形成鲜明对比,成为明代政治史上一个耐人寻味的注脚。 发布于:天津市明初这一官员性格刚直,与朱元璋争辩不肯屈服,老朱直接将其杀了
发布日期:2025-10-12 08:20 点击次数:97
上一篇:失业外企高管转型网约车小型赛道当司机,收入是当外企时两三倍_Seven_人生_生活
下一篇:没有了
下一篇:没有了